塑料是什么?塑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(相对于小分子,比如水分子、氧气分子而言),以单体小分子为原料,通过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(长链状或网状结构)。

为了改善其特性,一般会在加工中加入填料、增塑剂、稳定剂、润滑剂、色料等添加剂。经过合成反应后,形成塑料原料——塑料粒子。

塑料粒子再根据成品的需要,通过吹塑、注塑等成型方法,最终被做成各种塑料制品。

塑料是所有高分子聚合物的统称,有很多种类。

一般可根据单体来源分类:比如受众度比较广的聚乙烯(简称PE,经常用来做保鲜膜和薄膜)、聚氯乙烯(简称PVC,家里的下水管很多就是PVC管材)等;
还有一些应用广泛的聚合物则会使用其商用名:比如尼龙(可以做汽车零件)、亚克力(用来替代玻璃,又叫有机玻璃)等。

所以,如果下次宝宝问我们塑料是什么的时候,千万不要弄错了哦,塑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呢!

为什么塑料会释放有害物?

塑料除了易成型、成本低、质轻等优点,还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,那就是十分怕热和光(紫外线):

微观上,热和光会让塑料内部的结构发生改变,比如分子链的断裂、偏移;

宏观上,热和光则会形成塑料老化,常见的有塑料制品的变形、开裂;

当然,除了热和光,外力、臭氧、氧气、溶剂等都可能引发塑料内部结构的改变。

而对我们而言,最大的影响则是塑料会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一部分添加剂(有害),比如塑化剂。但不同的塑料对热和光的反应是不同的。

举个例子:

PET(一种通用塑料,常见的有PET饮料瓶),热变形温度是70℃;

PPS(一种工程塑料,可以做电子元器件零件),热变形温度是240℃。

因此,针对不同的塑料,我们需要区分对待。怎么区分不同的塑料?

在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瓶和塑料饭盒,这些属于食品级塑料制品。根据不同塑料类有15个之多的有关食品容器和包装方面的国家标准,而且大多是强制性标准。

比较简单的识别方式是在这些塑料制品的底部都会有一个三角标,三角形内部有数字(1~7),分别代表不同的材质。

如何避开有害的塑化剂?

除了塑料本身会带来一些健康风险之外,塑化剂也是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,正如开头提到的台湾塑化剂风波,正是由于饮料添加剂中非法添加了含有邻苯二甲酸盐(一种环境激素),促使很多饮料中都含有这种有害物,长期食用不可避免将会引起生殖系统的严重畸变。

其实塑化剂被广泛用在塑料制品中,并且也是合乎法规的。塑化剂是一种塑料助剂,可以有效改善塑料的柔韧性,顾名思义就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,比如把硬质塑料变软变韧,不定型塑料变得更易成型等。

但有一部分塑化剂(比如DEHP、DINP、DEP等邻苯二甲酸盐)的分子结构类似激素,被称为“环境激素”,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、内分泌紊乱,甚至致癌。

以DEHP为例,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,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。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,DEHP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。

当然,不是所有塑化剂都有害,但邻苯二甲酸盐这类塑化剂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,平时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。